Wednesday, 24 December 2014

Semenyih 士毛月: 老字号面包店- 金马面包厂


说起金马面包,也许外地人不认识,但士毛月人一定认识它!

金马面包厂自1981年开始已经营业,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
它曾经陪伴许多人成长,无论在巴杀,杂货店,学校食堂,面包Motor等,
都可以看到它的踪影。

金马面包最火红的面包是- 香甜面包(Roti Krim), Roti Kok,椰丝面包,白面包
还有在咖啡店吃到蒸面包、烤面包
这些面包都是陪伴着许多士毛月人的成长

虽然市面上有许多不同牌子的面包,但我还是很喜欢金马面包的传统味道
金马面包至今还是保持传统方式制造面包
而且面包都是天天新鲜出炉

如果大家想要买到刚出炉的面包,可以在傍晚5点后去买
他们是傍晚做了面包待冷却后包装,第二天一早就供应给士毛月一带的咖啡店等

金马面包厂
营业时间: 9am - 9pm (星期日至星期五)
9am-3pm (星期六)
地址:  78, Taman Gembira, Semenyih
GPS: 2.9434434,101.8447385


新鲜出炉的 Roti Krim


大家熟悉的Roti Krim包装


新鲜出炉的椰丝面包


经包装后的椰丝面包


Roti Kok


平时咖啡店常用的蒸、烤面包


平时咖啡店常用的蒸、烤面包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面包供大家选择
如鸡丝面包,奶油面包等等!





















Sunday, 24 August 2014

Broga 武来岸: Coconut Shake




想喝Coconut Shake,不需要大老远跑去马六甲了!武来岸新村(Broga)就有了。
three4nine.homestay强力推荐此Coconut Shake,味道与马六甲的Klebang Coconut Shake不分上下。

Broga Style Coconut Shake位于武来岸新村,距离three4nine民宿大概10KM的距离
一杯Coconut shake只需要RM3.50,摊主可不吝啬椰肉,所以还可以喝到细细的椰肉。
热热的天气,椰冰沙再加上冰淇淋,超级享受的!

我也曾经问摊主为何叫“男朋友,椰冰沙”,摊主的回答是他女朋友喜欢称他为“男朋友”,
所以才取这个名字。

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前往Broga尝尝。
还有就是,Coconut Shake只有星期六&星期日才有营业
营业时间是早上10.30 至傍晚6点左右

Broga Style Coconut Shake就位于 Broga Balai Polis 附近而已
GPS Coordinate: 2.936283, 101.911922


three4nine.homestay位于semenyih(前往Broga 会经过sememnyih)
- 适合家庭聚会,朋友聚会,生日派对,展览活动,讲座会,结婚出嫁等活动
- 民宿共有四间备有冷气的房间,能容纳13-25人左右
- 民宿也备有BBQ, Steamboat,简单的烹调设备
- 距离KL市中心大概半小时车程

请Like我们的three4nine .homestay Facebook Pages,谢谢!

接下来将会为大家介绍更多semenyih & Broga 的美食与景点!



Friday, 22 August 2014

How to book 如何订房

订房须知

订房是敬请留意

本民宿订房全通过three4nine.homestay facebook或电话预定 (6014-9246068)。

订房时请提供我们一下资料
1)入住者姓名,电话号码
2)入住天数,与日期
3)入住人数

本民宿会尽快给予答复,包括如何付款等资料。

入住者必须付全额的住宿费后,本民宿才会落实入住者的预定。

入住者必须同意一下规定

*入住时间 :下午 2;退房时间:早上11。迟退房将被收取特定费用。
*住客入住时需要预付RM150的抵押金于民宿负责人。若退房时名宿任何遗失和损坏,押金RM150.00将会全额退还给住客。
*付全额后,任何取消”,“更改日期不能在预定日期入住民宿等将被视同No Show(住客末按照预定日期入住),且不给于任何退款。民宿负责人可协助住客重新开放有关日期于其他住客预定。如果有关日期成功出售于新住客,民宿负责人会收取10%的手续费,余额会退还给原有的住客。若无人预定有关日期,我们不给于任何退款。

如果住客不同意以上规定*,本民宿将决绝有关预定。

Wednesday, 20 August 2014

士毛月- 寸土變黃金地



士毛月,這個擁有“小金山”之稱的彈丸小鎮是個被群山環繞的好地方,這個百年老鎮早期以大幅的園地聞名,隨著屋業蓬勃發展後,以及部份地段被充作私人墓園後,這裡的地價暴漲,這裡每寸地變成了黃金地。
這裡不僅是生人住的房子昂貴外,就連往生後長眠處的價格同樣高昂,成了名副其實的“小金山”。
開埠於19世紀的士毛月,為雪州其中一個歷史悠久的城鎮。華民在1910年已擁有1千公頃的農耕地,到1925年倍增至4千公頃,二戰前已達到5千公頃。
根據《1938年烏冷縣年報》,至1931年,士毛月地區共有6千143名華裔居民,其中2千279人散居於橡膠小園坵裡。
1938年,縣政府發出2千392張臨時地契,華裔居民便佔了80%。此外,縣政府也撥出567公頃土地,供華裔居民從事種菜和養殖業。
當時士毛月區內的加蕉(Kachau)是最大的橡膠種植區。由於群山環繞,日治期間就成為了馬共活躍之地,遂而遭到英軍在948年11月2日,一把火燒了加蕉,村民就被集中,組成了今日的新村。
顏聞昌:82年前開創燒炭生意
打拼多年闖出一片天
現年51歲的士毛月新村村長顏聞昌笑稱,來自於雪州萬津的他是名“外來人”。他早在28年前隻身前來士毛月打工,與友人合夥開創燒炭的生意,後期還從事板廠,在士毛月奠下根基。
秉持著“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為信念的他在打拼多年後,在士毛月闖出一片天。
他說,士毛月河把新村分為上村、中村和下村,新村內大約有500戶家庭,其中村民以客家人為主,惟村民可操多種語言。
“村內有兩所華小,即1951年創辦的士毛月新村華小,以及創辦於1918年士毛月新民學校,目前現有兩所學校足以應付士毛月與附近地區的需求。
臨近屋業崛起帶旺
他指出,吉隆坡、蕉賴和加影的迅速發展,以及數條高速大道的興建,加上臨近工業區和花園住宅區崛起,許多人前來投資,帶旺了士毛月新村,地價隨之大漲。
丘文堯:土侯躲避追捕
士毛月名字源自Sembunyi
村民丘文堯披露,聽老一輩說,士毛月之名,源自國語“Sembunyi”,士毛月原屬森美蘭州轄地,19世紀時期,當地土侯翁姑胡先(Engku Husain),為躲避森州統治者的追捕,輾轉躲藏至此,故而得名。
“據悉,早期的士毛月實為森美蘭州管轄範圍,為了解決邊界紛爭,雪、森統治者簽訂協約,雪州的蘆骨歸森州,森州的士毛月歸雪州。”
他說,縱觀因地下的錫被掏空後所留下的許多大大小小的廢礦湖看來,可以預想士毛月當年的礦業是何其蓬勃。
膠錫盛產小園主收入豐
80年代被稱“小金山”
70、80年代以橡膠與錫礦聞名,為此,尤其是當地有許多的小園主,每月的收入極為豐富,因而被冠上“小金山”之稱。
由於受到橡膠價格滑落影響,以致大部份小園主把橡膠改種棕櫚,惟仍有部份小園主數十年來仍默默堅守著祖業,天未亮就拿起膠刀到膠園割膠外。
何振喜從事買賣膠絲35年
如今,士毛月仍有少數的小園主從事割膠業。有人賣,就有人買。小園主割膠,當然也少不了收購膠絲的商家,而57歲的何振喜就是少數仍從事買賣膠絲的商家。
何振喜從事買賣膠絲的工作已有35年。他坦言,橡膠的豐盛時期已過,如今割膠的人也大幅度減少,再加上大部份的膠園已被作為屋業發展,因此買賣膠絲的行業已逐漸步入夕陽。


文:章菁燕
圖:其志勇、士毛月新村發展及治安委員會
編輯:譚英倫
星洲日報/大都會‧2014.04.06

文章摘自 : http://life.sinchew.com.my/node/11253?tid=62

士毛月- 村民心中永遠的痛‧一把火燒盡加蕉村舍



房子是我們的棲身之所,也是家人永遠的避風港。1948年11月2日,英軍一把火把加蕉(Kachau)61戶村舍燒成灰燼,數百人的家園被毀了,也燒了加蕉村民的希望,迄今是老村民心中永遠的痛……


雖然事過境遷,昔日的加蕉也已變了樣,僅有少數人還依稀記得加蕉村正確的位置。
通往墓園必經之路
或許你對加蕉感到陌生,加蕉路現也已易名為雙溪拉浪路(Sungai Lalang),是通往士毛月的風景墓園時的必經之路。
雖然事情已過了60幾年,但對於老加蕉而言,這一切放佛就像昨日才發生那樣,回首這段過去時,心裡仍是激動不已。
曾乙金:新村重建家園
沒想到再也回不去加蕉
80歲的曾乙金是名道地的“老加蕉”,居住在士毛月已大半輩子。1948年,英軍一聲令下,要村民在半小時收拾細軟後,就一把火把所有村舍都燒毀了,當時村民就顧着逃命,在無法反抗的年代裡,只能無奈的看着熊熊烈火把家園燒成灰。
與其他村民一樣,他與家人失去居住數十載的家園,而加蕉與其他地區散居在山區的居民也被集中到士毛月新村重建家園。
當時大家都以為只是暫時性遷至新村,一旦一切結束後就能重返加蕉,重建家園;殊不知,這一搬就是一輩子的事,村民再也沒有重回加蕉重建家園的機會了。
加蕉雜草叢生一片荒涼
1956年恢復平靜後,家園都已安頓好,孩子也在當地唸書及工作,再加上加蕉已雜草叢生一片荒涼,村民再也回不去了……
在新村裡,村民紛紛用亞答葉和木板搭建了簡陋的房子,並在後期再重新翻新改建,才有今日的房子。


難忘鐵絲網居住的日子
獲配槍輪流站崗守夜
在緊急狀態期間,凡18至50歲的男丁每星期都得輪流站崗守夜一天,每人在當班時還獲分配一支槍,供不時之需,曾乙金也不例外。
曾開槍驚動軍官被調查
雖然在當班期間沒真正開槍對抗馬共分子,但他卻在宿舍外執勤的某個夜晚時,因一時好奇打開保險栓,舉起長槍往橡膠園開了一槍而驚動了軍官,並展開調查。
“所幸經過調查後,子彈只是打中了樹枝壓下來,他們確定我只是一時好奇開槍就沒再追究了,我也放下了心頭大石,再也不敢再鬧了。”
他說,由於該區被列為黑區,當時英軍對於村民的監管非常嚴厲。在鐵絲網居住的日子裡,每天清晨6時,村民不分男女的排隊接受全身檢查後,以確保沒攜帶糧食到外救濟馬共分子後才可外出,然後到附近的橡膠園割膠,每天下午2時就必須回到村里。
沒時鐘依據天色辨別時間
“當時的生活非常清苦,就連生活都成問題,購買手錶是件非常奢華的事,在沒有時鐘的時代裡,大家都是依據天色辨別時間,但卻非常準確。”
他指出,村民在早期是替一家橡膠園大地主打工,每日的薪水才幾分錢,後期部分地段開分配給膠工,有者則自行購買土地,村民們才開始賺取多一點的薪水。
70年代才有水電供應
他說,我國獨立後,新村依然非常落後,家家戶戶靠的是家中的一口井,入夜後點的是煤油燈,直到70年代才有水電供應。
他坦言,1940、50年代的村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家家戶戶的生活清苦,因此也沒人有相機把各種大事件的照片拍下,過去的歷史只能憑口傳敘述和記錄。

儘管沒有照片供後人回顧,但火燒加蕉是老士毛月人,尤其是加蕉老村民永不磨滅的記憶。
劉國昌:依人數索米飯
獲100令吉津貼重建屋子
另一名村民劉國昌說,在家園被燒毀後,村民也獲馬華公會津貼100令吉來重建屋子,該筆款項雖不足夠興建板屋,但總算聊勝於無,幫補不少。
除了火燒加蕉事件外,士毛月新村其中一件大件事就是緊急狀態期間的大鍋飯時代,家家戶戶必須依據家庭成員人數來索取米飯,這樣的情況維持了幾年才結束。
橡膠業沒落改種棕櫚
士毛月有大片的橡膠園,因此村民都是以割膠為生。隨着橡膠業沒落後,業主紛紛把園地改種棕櫚,為士毛月開創另一片春天。
位於主要道路附近的土地也踏上了全國經濟起飛的年代,地價暴漲促使適中的地段成為了黃金地。(星洲日報‧大都會‧報道:章菁燕)

文章摘自 :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275593

小金山 - 士毛月 Semenyih

英殖民政府在1948年實施的緊急法令,促使士毛月新村成為第一個新村,改變了這個當初擁有“小金山”之稱的小市鎮命運。


如今廣為人知,坐落在雙溪拉浪路(Sungai Lalang)路的富貴山莊與62年前的加蕉路(JalanKacau),原來有“一段古”(一個故事)。
士毛月開埠迄今已有逾百年歷史,在緊急法令實施前,士毛月是個被橡膠園緊緊包圍的地區,大部份村民都是橡膠小園主,收入豐盛,個個都是“小富翁”。
華人勤奮的性格,促使當地華人的土地逐漸增加,尤其是從1910年至1925年的增長最快,華人在1910年已擁有1000公頃的農耕地,到1925年已達到4000公頃,二戰前已達到5000公頃。
除了士毛月鎮外,加蕉路(目前的雙溪拉浪路)的華人橡膠種植區中心地帶,在1921年至1947年成為第二個最多華人聚居的地方。
一場大火改變命運
1949年的一場大火,改變了士毛月的命運,英殖民政府為了瓦解共產黨及杜絕華裔接濟,一把火燒毀小鎮上30間的店鋪與住宅,導致居民無家可歸,紛紛逃至士毛月。
除了加蕉居民外,從蕉賴和萬宜移歸來現址的士毛月新村,已不再是傳統的新村面貌。如今,當你置身士毛月時,其交通車水馬龍非常繁忙,新村的路口經常上演塞車的景象。
士毛月新村擺脫傳統新村面貌,屋業與商業區蓬勃發展,令士毛月土地價格暴漲,人氣大旺。
馬共出沒被列為黑區
由於受到地理環境影響,士毛月新村依舊因為一條道路和一條小河,把它分為上村、中村和下村,上村的約80戶、中村和下村約300多戶。下村也就是three4nine民宿的所在位子  ( https://www.facebook.com/three4nine.homestay ).
群山環繞的士毛月,早年是馬共出沒的地點,被冠上“黑區”標簽。由於相當馬共份子活躍,相信士毛月是全馬首個實施緊急法令的新村。
住在籬笆網範圍內的村民,進出新村都要經過嚴厲閘門關卡檢查,進出需要搜身,活動自由受限制。更甚的是,有時還得脫衣搜身,令村民反感不已。
雖然距離原本的家園遠了很多,可是為了養家糊口,村民還是得騎腳踏車到膠園幹活。
60年代有“小金山”之稱
縱使失去活動自由,可是村民仍默默耕耘,每日風雨不改到膠園割膠,加上膠價處於黃金期,促使士毛月在60年代有“小金山”之稱。這個小金山到80年代時橡膠價格滑落,以及大部份的膠園被開發作為屋業發展,促使橡膠業開始走下斜坡。
吉隆坡、蕉賴和加影的崛起,帶動了士毛月的經濟與發展,讓這個“橡膠黃國”逐漸轉型成為小型工業與花園住宅區的新寵。
曾乙金:火燒加蕉路歷歷在目
75歲的老前輩曾乙金在回憶緊急法令時的點點滴滴時表示,緊急時期的生活非常辛苦,對許多身歷其境的居民來說,印象依然歷歷在目,尤其疑英軍縱火燒毀加蕉路,更是許多人的傷痛。
他說,雖然加蕉路火患事件沒有造成任何的傷亡,可是卻造成許多居民痛失家園,被逼搬遷到現在的士毛月新村定居。
“居民在當時只能在清晨6時外出,下午2時左右就須離開膠園回家,傍晚6時就開始戒嚴。”
他指出,居民若在戒嚴時期要外出,就須向當局申請準證,惟謠傳若深夜在出沒在山林里,英軍發現“可疑”人物時將“格殺勿論”,因此許多村民都不敢冒險外出,就算是漏掉東西都不敢回頭,等到隔天清晨才敢外出。
家家戶戶吃‘大鍋飯´
“緊急法令時期的守衛非常森嚴,居民不允許在家裡做飯,家家戶戶在用餐時間都圍在一起吃‘大鍋飯´。”
他說,當局為了杜絕村民向馬共提供糧食,在1956年實施斷糧行動,家家戶戶只能帶著飯煲到村內的食堂,根據家中人口領取米飯。
“大鍋飯日子結束後,當局改發米牌,村民要拿著米牌上街買米,而每個家庭只限購買1斤的白米。”
顏聞昌(士毛月新村村長):人情味濃
“由於受到吉隆坡、蕉賴和加影發展影響,帶旺了士毛月,新村的地價也隨之上漲,尤其是位於大路旁的房子,可用來轉成商業用途,士毛月未來的發展指日可待。近年來,許多大小型的工業開始在士毛月設廠,加上附近地區興建數條大道,士毛月——加影路也獲提昇,加速士毛月的工業與花園住宅發展。
目前的新村在交通繁忙時間都面對塞車的情況,最令村委會感痛疼的是,民聯政府自去年執政後組成的村委會卻不獲部份村民配合,對村委會是個極大的挑戰。現階段新村面對四大民生問題,其中包括溝渠阻塞、道路狹小、廢置空屋和垃圾等問題。
地區蓬勃發展所造成的明顯後遺症是治安問題,由於新村路段可通往花園區和士毛月市鎮,治安開始亮起紅燈,攫奪案更是令人感到憂心不已。
儘管如此,新村的最大特色是人情味濃,這是城市花園住宅區所無法媲美的事實。”
吳福明(70歲,村委會財政):基本設施齊全
“淳樸的士毛月新村共有約450間房子,面積達150英畝,人口達4000人。逾百年歷史的士毛月部份家庭已邁入第7代,而90歲以上高齡的村民的人數也不少,其中不乏百歲人瑞。
新村初期與現在相比已面目全非,村內大部份的房子已翻新成時尚的房子,僅剩小部份是保持原來面貌。
儘管如此,新村可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擁有2所華小和政府診療所,基本設施尚算齊全。”
丘文運(85歲,村民):發展轉成工業
“緊急法令時期,英軍要求村民組成巡邏隊伍,所有18歲以上的男子都須加入。
由於採用輪班制,每人每週輪到一次,惟在當班時可獲得一把獵鎗,以備不時之須。不過獵鎗從頭到尾都沒派上用場,居民唯有偷偷一嘗開鎗的‘樂趣´。
士毛月數十年來擁有巨大的變化,從早期的農業演轉變成工業,促使士毛月成為雪州新指標,帶動了許多工業發展。”(星洲日報/大都會)